师资、结构、投入……教育均衡怎么做?| 代表委员说

发布者:fgc发布时间:2017-03-22浏览次数:73

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要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均衡配置资源3项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那么,代表委员们对教育均衡发展又有哪些建言献策?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学校要办好关键在师资


            李卫红委员            

教育部原副部长



要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每所学校都有好老师。建议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抓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二是抓源头,教好“未来老师”。在师范生培养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在大学得到的教育究竟如何,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三是抓待遇,解决教师住房收入、专业发展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干事热情。




创新思路突破三大困局


            朱永新委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目前学前教育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注重“广覆盖”忽略“保基本”。二是注重“求速度”忽略“保质量”。三是注重城市而忽略乡村。


建议加大投入,重点发展农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并且探索学前教育免费一年机制。同时要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与聘用机制,建议创新我国教师编制管理办法,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聘用机制。此外要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做大“蛋糕”

还要“口味”多样


            刘长铭委员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



要想给择校热降温,最根本的办法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目前加快推进学校联盟、加强校际交流是一个可行的做法。


同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要有不同类型的教育公办教育应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化标准化配置,民办教育应更多向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兴办民办教育,把“蛋糕”做大,还做出各种“口味”。还要提醒家长,“家庭教育”远比“进入名校”重要,与其跟风“学区房热”,不如花更多精力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优化财政性学前教育

投入结构


            庞丽娟代表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办好学前教育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对财政性经费投入的结构与性质加以优化。一是投入方向上,坚持新建改扩建园和保障已建园并重。二是投入结构与性质上,应更注重支持普惠性幼儿园。三是投入结构上,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与提高教师待遇。四是加紧出台国家层面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进师范生

实习支教贫困地区


            何友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备受关注,建议推广师范生实习支教。目前,师范生实习支教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建议完善师范生实习支教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农村专项师范生等须赴农村开展实习支教。建议出台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方案,在不改变原有培养计划前提下,通过课程选修、社会实践、实习见习等对实习支教生进行技能培养。



创建“双一流”大学

要靠内功


            马敏委员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一些高校着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也出现一些盲目“挖人”现象,“双一流”大学不是靠“挖墙脚”建成的,要靠扎实的内功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统筹机构,严格人事工作制度,使人才流动规范化、有序化。此外,调动校内校外两个积极性,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要破除论资排辈,完善考核评价,培养一批有潜力的本校学术骨干。



打造一支“教得好”的

教师队伍


            何峰代表            

青海民族大学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这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乡村和城市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有计划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同时,要有一支“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尤其针对乡村教师流失现象突出问题,要通过增加工资待遇等,稳定教师工作,确保更多孩子成就梦想。



外语人才培育应定向化


            王承德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原主任



目前,中小学学生学习仍存在科目多、内容重、作业多、试题难等问题,尤其是很多地方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外语,小考、中考、高考都要考外语。学习外语,学生有兴趣自然无可厚非,但没有必要过早过多要求学外语。建议对外语考核进行必要的限定。外语人才应有方向有目的的培养,根据不同行业、学科设定。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刘希娅代表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集团化办学,将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存量激活。同时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投入的绩效性,既要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又要调整投入比例,将重心转移到课程研发、教师科研、课外活动等方面,还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补齐人才短板。同时建议重新核定教师工资标准和绩效,进行职称改革,加大教师校本化专项培训资金的投入。



像精准扶贫一样

提升职业教育


            赵郁代表            

北京奔驰汽车公司汽车装调首席技师



国家逐年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硬实力在增强,但软实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企业很难招到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业院校毕业生。建议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着力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对职业教育扶持要借鉴精准扶贫的思路,从粗放的投入向精准治弱的转变,尤其是需要认真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脱离的问题,确保学生学以致用。



深化产教融合

把企业引入校园


            苏华委员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



要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产教融合。政府要变主导为引导,行业要变指导为评价,学校也要变独行为同行,尤其是要把企业引入校园,突出行业、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深化教育链、产业链融合,激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棋局”。



来源 | 《人民日报》


© 安徽财经大学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    皖ICP备050122397